新闻中心
News
浙江工商局长回应温州要不要救!
10月25日世界浙商今天云集浙江杭州,他们中很多人的家乡,是现在正处风口浪尖的温州,救不救温州一度成为争议。今天,在首届世界浙商论坛上,一直关注研究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并被誉为浙江民企代言人&的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称,温州现在正处在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救与不救全在于温州人的科学实践。同时他表示,对民营企业,要放手放心让其发展,因为对民营企业来说,信心比黄金重要,信任比信心重要,责任比信任重要。
温州,救还是不救?
习惯了媒体聚焦的温州,面对这一次媒体所曝的跑路潮倒闭潮显得有些不淡定。
作为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面对倒闭潮跑路潮"的种种质疑,郑宇民在今天的首届浙商大会上表示,浙江有85万家企业,今年新增了10万家,自然消亡的2.5万家,真正非正常关闭的只有244家。企业按照自然经济规律在运行,有生有死,这是一个自然的现象,碰到困难有的坚守,有的可能退出。
浙江省派驻温州工作组一位负责人几日前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温州债务危机已趋于可控状态,但救不救温州仍然是个争议。
今天,面对这个问题,郑宇民称,温州正处在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它对一些旧有的生产方式要做决裂式的告别,这就是不救;但是温州也是在最近几年生长出许多新兴的生产要素,这就是要保护,要呵护,要支持和理解,这就是要救。
今天温州的永嘉文化也被重提。郑宇民表示,温州的永嘉文化是四海一家,屹立并举,"7.23事件中温州人就没有想过要不要救,救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
至于救不救温州,郑宇民认为,全在于温州人的科学实践。温州人经过风雨,04年经历过台风云娜,06年经历过台风桑美,08年经历过金融风暴,曾经桑海难为水,温州人不怕风浪,他们是浪里白条。
但是,对于当前社会上因个别温州民企业主跑路而引发的种种非议,郑宇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浙江的民营企业有一种特质,不吵不闹不跑不倒。要学习沙漠里的胡杨树,千年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这就是浙江民营企业的实质。
郑宇民认为,企业的运行有经济因素、有社会因素、有文化因素,不能轻易的把经济因素变成社会因素,我们不能给企业唱四面楚歌,我们要给他们吹冲锋号。
所以,郑宇民称对于民企要给他们信任,要多一分理解,
他还举了个例子:古代有一书生在家门口挖池养鱼,他对这些鱼是死是活,是逃走还是留下来总不放心,过两天把水放了看看这些鱼还在不在,过两天看看这些鱼还在不在,过一段时间这些鱼全死了。
郑宇民表示,对于民企,我们要放手放心的发展企业,因为信心比黄金重要,信任比信心重要,责任比信任重要。
浙商回归空间何在?
让浙商回家是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的意图之一。
今天,来自欧洲、非洲等五大洲的1500多名浙江商人回到浙江,他们中有10多名代表站在了浙江人民大会堂上,用浙江各地不同的方言说了同一句话:"回家真好"。
对于浙商的回归,浙江政府也充满期待。浙江省代省长夏宝龙在今天的论坛上也表达了了他的希望:希望浙商投资家乡建设、投资产业、发展总部经济等等。
而一位远在俄罗斯做生意的浙商没能回家他通过微博网上提问:自己想回家,但浙江资源稀缺,土地还是那点土地,还有空间吗?
他的问题也问出了许多海外浙商的心中所想:尽管浙江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但始终无法真正摆脱"资源小省的帽子。那么,浙江又如何让浙商回归?
这是一个地方容纳度的问题,浙江应该有足够的容纳度,浙江工商局长郑宇民以每平方公里创造的GDP举证。
台湾每平方公里创造的GDP是0.8亿,韩国每平方公里是0.7亿,江苏每平方公里创造的GDP是0.4亿,浙江是0.27亿,说明我们还有空间,郑宇民说,质量发展才能有容纳度,同时,容纳度还要靠增加流动性来实现。
究竟,流动如何能解决空间问题?
郑宇民拿水循环举例说,钱塘江的水流到西湖里来,西湖没满,因为它流到运河里去了,但运河也没有满,因为它流到长江去了,长江的水到大海里,大海里的水也没有满出来,变成蒸汽、变成云、变成雨又回到了大地上,这是循环,这就是流动性。
在郑宇民看来,浙江有五海:东海、商海、人海,网络海洋以及文化海洋,流动了就是一个大海洋。
拿文化举例,浙江人摇着河姆渡的小船、穿着丝绸织成的睡衣,捧着南宋官窑的饭碗,然后喝着卧薪尝胆的老酒,然后唱着情谊绵绵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但文化产值占比却很低,仅此一项,就有很大的空间。
对于浙商的回归,郑宇民认为,这是一种循环流。
走出去是外流,走回来是回流,同时进出是对流,有走进去也有走进来是交互流,先走出去再走回来是循环流,有流动就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