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民营经济让我尝到发展甜头 ——从一家改制企业看朱建华的获得感


 开栏语: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为浙江亲自擘画“八八战略”——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浙江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方略,呈现了对古与今、山与海、城与乡、优势和短板、省域与全局的辨证思考与战略统筹。15年来,桐乡始终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历史性成就的背后,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实践。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为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本报今起推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八八战略’带给群众的获得感”系列报道,以亲历者的视角再现我市践行“八八战略”15年的丰硕成果,激励全市人民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百年。
 
  【八八战略】“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物名片】朱建华:铭龙控股集团总裁,桐乡市上规模企业中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之一。在他的带领下,铭龙控股集团从一家资产不足百万元的乡镇企业成长为一个拥有控股企业7家,涉及纺织、建材、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资产达3.6亿元的集团性民营企业。公司2017年产值首破10亿元大关。
 
  8月3日,今年第12号台风“云雀”带来了强降水,由于铭龙控股集团公司仓库地势较低,出现了灌水,朱建华一早就和公司党员干部一起奋战在抗台一线。20多年来,他以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永不言败的坚毅品质,将自己的心血全都投入到了铭龙控股集团的发展壮大之中,是桐乡民营企业家的杰出代表,让我们一起聆听他所亲历的桐乡民营企业奋进之路。
 
  【我的故事】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桐乡一带开始兴起搞乡镇企业,在水泥厂、砖瓦厂遍地的情况下,屠甸购买了几台国营企业淘汰下来的113圆机,成立了桐乡第一家轻工业乡镇企业——桐乡县纬编厂。这就是铭龙控股集团的前身。
 
  落后的设备和技术,加上仅凭几个业务员拎着皮包各地走的落后营销模式,纬编厂一直没有起色,到了1988年,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这时,屠甸乡政府了解到国内刚刚兴起了一股静电植绒的热潮,其产品的底布原材料就是当时纬编厂生产的产品,如果可以在原有产品上进行技术改造,那么厂子说不定能起死回生。出于这样的考虑,当时的乡政府投资125万元对原厂进行技改和重组,同时向全社会招聘厂长。
 
  公开竞选厂长这事,在当时还是个新鲜事,那时我还是屠甸水泥厂的一个车间主任,因为年轻,就想着试一试,为此,我还专门熬夜撰写了一份竞聘演讲材料,题目是“如何当好一个车间主任”,我从自身的工作说起,声情并茂地讲诉了自己如何努力做好一个车间主任的故事,没想到这次演讲打动了很多人。
 
  1989年,市场经济的风潮涌起,为鼓励外资,当时可以给予外资入股企业免税3年的政策,利用这一优惠政策,原县纬编厂经过技改和重组,引进了外来资本,成立了桐乡联营植绒厂,我也于当年8月20日正式受聘当上了分管经营的副厂长,一年后当上了厂长。
 
  新设备和新技术大大增加了产量,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个难题——如何做好营销?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网络,就是打电话都得排队等,但厂里的布等不了,卖不出去资金就回不来。1990年,我打听到当时全国有一个纺织展览会,每年一次,全国的经销商会去参加,于是,我和一个业务员,带着几份样品和合同,就坐上了去山东泰安的火车。
 
  去了那我才知道,像我们这种乡镇企业又没有任何知名度的新公司,根本进不了会场,更别提展位了,怎么办?我在当地买了几块木板,租了一个桌子,放上样品和合同,在会场外“摆摊”。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们的新产品非常受欢迎,客户排着队在我们的桌子前跟我们签订货合同。
 
  市场就这样被迅速打开了,但是新的难题又来了。因为是新设备,技术也不成熟,产品质量不稳定,为了确保品质,我们坚持白天搞生产,晚上就搞技改,没日没夜扑在生产上。
 
  为了维护好前期开发的客户,我当时大胆提出组建营销队伍,公开招聘20名业务员。为了避免吃大锅饭,我把他们分成5个科室,每个科室之间公开竞争,我还独创了一套竞赛机制,在厂里显眼的地方挂上他们的销售、回款等柱状图,他们的工资、奖金全部跟绩效挂钩。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第一个月,根据我的绩效考核方法,有一名业务员可以拿到高达3000元的奖金,这是一笔天文数字,因为当时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奖金只有100元左右。看了要核发奖金的报表,镇里领导有想法,认为这么大的差距不妥,厂里的其他职工也有想法,觉得我这套绩效考核制度行不通,但我非常坚持,我说,企业要发展,首先领导就要言而有信,其次必须有差距才能激励员工。就这样,当第一个月的奖金发下去,所有业务员的积极性被彻底激发了,公司产销节节攀升。从1990年开始,公司不仅扭亏为盈,而且连续3年纯利超百万,产值超千万。
当时厂里的一批业务员在很短时间大多买了房,而我也因工作突出,获得了包括嘉兴市优秀厂长等诸多荣誉,还成为当时桐乡第一批获得“农转非”资格的人。
 
  1993年,植绒技术开始走下坡路,我感到市场行情变了,必须要有新的产品来支撑公司发展。好在那时厂里有了不少积蓄,我从德国进口了经编机,又在国内采购了4台经编机,上了经编项目,公司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但是,市场就是这样,要办公司就要不停地投入,当时因为还是计划经济占主导,作为乡镇企业,要投入就要打报告,而当时正值大办工业的热潮,镇里领导提出要办厂中厂,把钱投到新建一家砖瓦厂去,但是那时整个桐乡已经有100多家砖瓦厂了,等我们的厂建好,产能过剩,产品价格直线下滑,严重亏损。
 
  1996年,经编行情再次走高,在我的一再坚持下,镇里同意继续加大投入该行业,我又从银行贷了100多万元,订购了一批设备,公司产量扩大了两三倍,重新实现了盈利。
 
  1997年,企业改制,当时很多人有想法,觉得乡镇企业负债重,人员庞大,转到个人头上有负担,但是我坚持认为,国家要崛起必须要靠工业,加上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经编,对公司对行业都有感情。于是,我成了屠甸第一个报名申请转制的。
 
  很顺利,1998年4月25日,公司正式转制成为民营企业,从此我也放开了手脚,在管理上大刀阔斧改革,在技术上重金投入。我尤其注重人才,在选人用人上不拘一格地打破了传统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桎梏,在公司引入“竞聘制”。在一次竞聘中,我的外甥女也报名参加了,但最后,真正上岗的是一个能力更强些的外地女孩。那女孩没有任何背景,但工作努力、专业知识扎实,这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1999年起,我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厂区、采购设备进行技术改造,2004年成为第一家搬入屠甸镇工业园区的企业,当年实现产值过亿元,成为全镇第一家亿元企业。2003年以来的15年里,公司可以说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先后又成立了5家子公司,涉足建材、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此后,公司以每年年均30%左右的增长幅度保持稳健的发展。2017年公司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中国企业迎来“走出去”发展的新局面,我意识到,世界很大,要努力开辟新的市场。2008年开始,公司成立贸易公司,加大出口力度。9年时间里,公司的外贸从“零”起步,今年预计突破5000万美金。
 
  我一直认为,公司的成长背后离不开员工的付出,必须要提升员工的获得感。我努力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按照三星级标准建造员工公寓,老员工两人一间,还设有夫妻房,房间内各种设备齐全;员工一日三餐全免,食谱自己订;每年还组织员工长短线旅游、职工运动会、职工春晚活动。这么多年来,铭龙的高层员工离职率为“0”,普通员工每年的返工率也在94%左右。
 
  我特别注重党建,因为我觉得抓党建能在无形之中给企业带来正能量,党建工作抓实了就能获得企业所需要的生产力。转制那一年我就向上级组织提出了保留企业党组织的要求,并把专职副书记转为书记,分工协作:书记抓党建、抓思想,厂长抓经济、抓发展,在那个年代就形成了“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的发展模式,现在在铭龙高层管理人员中,党员已达到95%以上,工会、共青团、女职委等群团组织班子中,党员均占90%以上。
 
  我觉得真正的企业家,要站在一个高度,不光会赚钱,更有对社会贡献的态度。这些年里,我先后支持新农村建设、修筑村级道路、安装路灯、修河岸、修桥梁、修水闸、建生活广场、抗震救灾中共捐助175万多元;支持村、镇、市慈善事业上先后出资123万元,并建立党员关爱专项基金100万元;还相继为屠甸的小学、中学捐款,资助贫困大学生数十人。
 
  民营经济让我尝到发展甜头,也让我越干越有劲儿,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到2020年,公司要通过零土地技改等方式,实现产值破20亿元。
 
  【记者旁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桐乡就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奠定了发展领先地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桐乡更是率先推进企业体制改革,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体制机制上的先发优势。本世纪以来,桐乡以转型升级为主旋律,大力整顿缫丝、水泥、砖瓦行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小打小闹的乡镇企业,到创新型规模企业,再到各自细分行业的全国乃至世界“单打冠军”,桐乡民营企业发展步伐清晰、有力。
 
  实践证明,“八八战略”的高度性、前瞻性和全局性,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最优环境,是驱动浙江民营经济持续走在前列的最大动能。只要发挥好体制机制的作用,每个桐乡人就会前赴后继地行动起来,就会不断地开拓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八八战略”15年来,桐乡的发展表明,“体制机制优势”是一切活力的源泉。特定的土壤和环境,为桐乡民营经济这颗种子创造了阳光和雨露。“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是“八八战略”实施后桐乡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